close

IMG_9753.JPG

幾年前第一次看的時候,一直在思考同是武俠電影,為何李安的文戲這麼乾,徐克他們的文戲這麼緊湊,這幾年嗑了幾部胡金銓還有早期邵氏的武俠片後,今天國影中心大銀幕重溫才意識到我簡直大錯特錯,李安的武俠才是真正有東方文化內涵的武俠電影,擷取早期邵氏作品的靈氣,文戲拍法很邵氏,武戲是早期邵氏與後期香港電影的結合體。

IMG_9744.JPG

同是吊鋼絲的飛簷走壁,李安的飛簷走壁褪去了雜耍與噪聲,畫面與聲音意外地輕柔,如夢似境。文戲與武戲在動與靜之間來回切換,時而跟環境聲結為一體,時而悶騷情感內斂,但也正是內斂,那股暗潮洶湧才在過招時真正釋放出來。

IMG_9752.JPG

秀蓮與嬌龍間的過招,是滿腹壓抑與叛逆野性的情感切磋,同是也是秀蓮忌妒心的大力釋放。慕白與嬌龍的竹林過招,是待馴服的叛逆野性逐漸馴服的過程,同時也是慕白一劍傾心在玉湖的最佳證明。到最後,嬌龍心裡早已沒有小虎,行走江湖也沒有真正的自由,縱身一躍除了是對慕白的救贖,也是自身對自由最大的期許。

IMG_9751.JPG

《色戒》中梁朝偉和湯維的三場情慾戲分別代表著三種不同的情感,《臥虎藏龍》其實也是如此。李幕白和玉嬌龍第一次對峙,是在玉嬌龍營救碧眼狐狸的過程中。第一次對峙,是非常單純的敵我過招,沒有任何私人情感夾雜其中。第二次有了第一次的經驗,李幕白發現玉嬌龍武底深厚,野性磨合一下,方是可塑之才,因此採用你追我跑的輕功追逐橋段,取代激烈的武打過招,逐漸對嬌龍示好要求收她做弟子。

IMG_9750.JPG

第三次過招,同樣是你追我跑,但是幕白對收服嬌龍(感性)的渴望已蓋過收她做弟子(理性)本身,竹林對決的飛簷走壁是最好的證明,同一根竹子撐著慕白與嬌龍的重量,慕白乍看運氣更為沉穩,馬步站的比嬌龍更穩,但是穩的只是慕白的理性,馬步站不穩的嬌龍便暗示著慕白的感性,不斷晃動的竹林便代表著天平重量不一致的理性與感性。

IMG_9746.JPG

大銀幕的沉浸式體驗才真的領略到李安想呈現的武俠意境,飛簷走壁拍的如此幽靜柔美,沒看大銀幕永遠無法領略其意境,比起華而不實的雜耍,這才是真武俠的境界展現。章子怡真的棒透了,全片表現最佳,當時就是因為稚嫩又叛逆的嬌龍而愛上子怡。發哥敗在口音,不然慕白的沉穩與深不可測的情感皆表現得宜。楊紫瓊更不用說,因為有她才有巾幗不讓鬚眉、堅守三維四德,卻抱撼終生的俞秀蓮。

 

飲食男女,食色性也。理性與感性,方能平衡二者,平衡內心的陰與陽,才是真正的江湖傳奇。

 

重看才發現貝勒爺是朗雄演的😂

 

「剛柔相濟,方得治道」

 

★★★★★

arrow
arrow

    pu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